
Product Center
产品中心
风浪联合发电指的是将风能和波浪能进行混合开发的方式,大致上可以分为组成式联合发电与集成式联合发电两种形式,其中组成式是将现有的海上风电机组与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场区内做排布,两种装置分别拥有独立的基础结构 ;集成式是将海上风电机组与波浪能发电装置汇集,进行装备一体化设计,从而构建为固定的发电单元,根据基座型式的不同分为漂浮式和固定式。总的来说,集成式联合发电装备比单一发电装备能更有效地利用海洋空间,阵列化布置后可有效提升发电场的发电效率和海域的能源利用率。且随着能源开发向深远海推进,漂浮式装备比固定式装备更具有发展前途。因此,本文主要重点讨论漂浮集成式联合发电装备的有关研究。
针对漂浮集成式联合发电装置,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学者提出了多种风机与波浪能发电装置相集成的装备。这里仅介绍近些年由企业牵头、且以工程化应用为目的的装备研制情况。
从国外来看,2008年,丹麦Floating Power Plant公司设计了Poseidon 37风浪联合发电装备且通过了样机实况测试;2014年完成了商用平台P80开发,2019年开始安装测试P80样机,包括1座 半潜 式平台、1台5~8MW风机、1台2~3.6MW波浪能装置,据测算,该装备波浪能利用率可以高达60%~80%,且波浪能装置可抵消平台波浪前进方向能量,提高运维船登靠时的安全系数;2022年还与TechnipFMC合作研发了FPP Power-2-X浮式风浪制氢解决方案。
2019年,英国Marine Power Systems公司推出DualSub浮式风浪联合发电装备原型机,预计第1台商用DualSub额定容量约15MW。其波浪能装置WaveSub、浮式风机WindSub及集成方案DualSub等3种技术方案可根据海洋资源情况单独部署,也可组合部署。据测算,该技术在大规模部署时更具成本竞争力。
2021年,法国TechnipFMC公司与澳大利亚Bombora公司合作开发了InSPIRE浮式风浪联合发电装备,示范项目容量合计6MW,未来在商业化应用时将扩展至12~18MW。
从国内来看,2023年,广东大唐国际潮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漂浮式海上风浪融合发电关键技术探讨研究招标公告”,拟开展兆瓦级高效高可靠漂浮式风机+波浪能一体化发电平台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一体化发电平台总功率≥10MW(波浪能装机功率≤0.5MW)。
综上,随着浮式技术的进步,阵列化布置的兆瓦级漂浮式风浪联合发电装备有望成为推进风浪联合发电发展的主流型式。
加强顶层规划设计。锚定推进海洋能规模化开发与海洋新能源装备产业化发展这两大目标任务,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开发安全和绿色发展,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构建风浪联合发电装备培育结构,为海洋新能源装备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支撑保障。加强规划引领,组织并且开展风浪联合发电装备规划研究,统筹谋划装备中长期发展布局,加强装备规划与能源规划、海洋空间规划、生态环保规划等的衔接,开展装备体系设计,确保重点规划项目方案合理性。
大力推进科学技术创新。一是加强风浪联合发电方向研发技术投入。加强对有关研发技术的规划布局,统筹科研力量和资源,加大对风浪联合发电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的支持,重点推进一体化平台、集成发电系统等集成发电技术,浮式基础与风机、波浪能装置的结构耦合、水动力性能等平台关键技术。二是推动落实示范工程。实施浮式风浪联合发电装备示范工程,打通装备研发、设计、建造、试验、安装、运维等海上风能、波浪能综合利用的全过程,并对关键零部件、核心材料提出国产化替代要求,通过工程示范提升先进的技术应用水平和国产化设备的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加快形成海洋能规模化开发能力。
各种交联聚乙烯材质EV新能源充电线、高压、屏蔽汽车线护套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